RS232與RS422與RS485區別,差距真的好大!
以下均為原創內容,預想復制、轉載,請與塔石物聯網聯系,謝謝。
232、422和485接口為三大常見的串行接口,它們在某些地方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,下面就來分辨一下它們的區別。
1、工作模式不同
232為全雙工模式。
232用兩根不同的信號線共地傳輸,這兩根信號線的每一端都有發送器和接收器,可以同時在兩個不同的方向傳輸、接收數據。
這種模式方便于對時間控制十分完美的設備,例如遠程監控設備。
422為全雙工工作模式。
422用四根信號線即兩隊雙絞線傳輸數據,兩根用來傳輸數據,另外兩根用來接收數據,四根線的每端都有發送器和接收器。
這種模式同樣是用于要求高效率、精準度高的遠程監控設備。
485既有全雙工也有半雙工,但它主最常用的還是半雙工工作模式。
485用兩根信號線來傳輸數據,這兩根信號線不能同時傳輸和接收數據,等到數據傳輸完畢,才能進行接收數據的動作,它雖然與232都使用兩根線,但485是同方向進行傳輸。
2、網絡拓撲不同
232和422都為點對點的通迅方式,即單站能力,一個主機向一個從機通信,不能進行聯網。
485為點對多的通迅方式,即多站能力,一個主機能向多個從機進行通迅,從機數量多達128個,485的多站能力能更快地建立起設備之間的網絡。
3、傳輸方式不同
232是單端傳輸的方式,傳輸端和接受端相對來說是固定的,一個端口只能傳輸信號,另一個端口只能接受信號,最后只需將兩根線的地相連即可。
單端傳輸的優點是布線比較方便、省錢。
缺點是這種傳輸方式中,相連的兩個點的地電勢不同,很可能會影響信號傳輸的質量。
422、485是平衡發送、差分傳輸的方式,傳輸端和接受端不固定,兩個端口都在傳輸信號,憑借信號傳輸時的電壓差可以判斷信號的質量。
單端傳輸的優點是這種傳輸方式中,地電勢不同會在兩個端口的信號浮動中表現出來,但電壓差卻不會有明顯的變化。
其次,差分傳輸在遇到干擾時,兩個端口都會產生感應電動勢并相抵掉,差分傳輸時也就有了更好的抗干擾力和驅動力。
缺點是布線比較麻煩。
4、電氣接口不同
232的接口標準為負邏輯。即邏輯“1”時電平差為-15V到-5V之間,邏輯“0”時電平差為5V到15V之間。
422和485的接口標準都為正邏輯,即邏輯“1”時電平差為2V到6V之間,邏輯“0”時電平差為-6V到-2V之間,接口標準為正邏輯時的電平差遠低于負邏輯的電平差,減少了燒壞電路的可能性并且能兼容于TTL電平。
5、傳輸速率不同
232的傳輸速率較低,最高波特率最多為115.2Kbps,理論傳輸距離為50米,實際傳輸距離為15米。
422和485傳輸效率較高,最高的波特率能達到10Mbps,理論傳輸距離為4000米,實際傳輸距離為3000米,在低波特率19Kbps的情況下,也能夠傳輸1200米。
6、終端電阻不同
422接口下,為了防止信號傳輸形成的反射波干擾信號,需要在傳輸線的最頂端安裝1個終端電阻。
485接口下,為了防止信號傳輸形成的反射波干擾信號,需要在傳輸總線的兩端各安裝2個終端電阻。
232接口,則無需安裝終端電阻。
以上6點為232、422和485之間的主要區別,美國電子工業協會于1962年發布了232接口;
隨后為了彌補232接口的缺點發布了422接口,之后隨著應用范圍的擴展,協會在232和422的基礎之上又制定了485接口;
因此,在以上的區別分析中可以看到485接口的設置更完善,環境適應能力更強,但它在使用過程中耗費的成本也會高于232和422接口。